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老想着裁人减员降成本,是资本家管理思想

洣崽

  
         老想着裁人减员降成本是资本家管理思想,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有饭大家吃思想,这种思想比较自私、比较狭隘、比较浅近、不负责任,尤其在今天生产力高涨、生产显著过剩的时代,这种思想更是落后、错误的,满社会已经生产过剩,您裁员减人,让人家何以为生?
         微观层面企业实行裁人减员有其不得已、或可体谅,而国家层面大规模大范围的裁人减员,更属不智。
         美国出了个牛人马斯克,马斯克担任美国国家效率部部长,负责实行裁员,裁部门裁机构。马斯克这样大刀阔斧,其节省政府开支、打击官僚主义的用心是很好的,但,刀斧所向是对着同僚、对着群众,而没有对准美国的真正吸血者——持股美联储劫夺美国国家金融权益的犹太金融集团。
         复盘当年ZHU总理施政,发展市场经济是正确和必要的,国企裁员、减人增效,可能不是最佳策略;国企改制是必要的,但不应该把国企改没了、私有化了,改制的策略和路线有问题,当时没寻找到发展企业的科学办法。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是可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运作的,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没,损害了劳动群众的利益。
         创建企业合理运行机制的任务,事实上后来由任正非完成了。任正非治下的华为,通过劳动者参与分红,摒弃了片面按资产分红的资本主义方式,而找到了创建企业合理运行机制的正确道路,实行“劳动者分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实行劳动者分红,即使私企,也属于社会主义运行方式;不实行劳动者分红、片面实行资本分红,即使是国企央企,也属于资本主义运行方式。华为的卓越,不是没有理由的,华为以社会主义企业生产方式的先进性碾压一众资本主义企业。
         国家宏观层面未来之计,一者,应当推动国家缩减劳动者周工作日和日工作时、实行轮岗和带薪轮休、有限岗位众人共享、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当前的一个岗位,今后应当容纳两个、四个甚至更多人,以此实现劳动者普遍就业;
         二者,在生产过剩、生产力高度发达时代,国家以增长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为锚、稳健地新增货币、坦诚地分钱发钱(国家央行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合理分钱、向百姓适量发钱)。
         除此,不会有其它出路;不信,搬一张板凳慢慢看。
         67320250107
         ​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更多冷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其它更多帖————
    1.   应该是新媳妇怕公婆,而不是公婆怕新媳妇  
    2.   且不忙痛斥国民党军队的无能  
    3.   不管谁当家,还是要走群众路线  
    4.   倘能如此这般,“以人民为中心”就真正兑现了  
    5.   林毅夫老先生对消费拉动的批评不可取  
    6.   《报告》述评——是一篇华美的宏文,但略显空洞  
    7.   话说“人民经济”和温向之争  
    8.   话说“融入世界”……  
    9.   骑着驴找驴  
    10.   高度赞扬迄今为止的我国抗疫政策;对未来抗疫策略抉择的思考  
    11.   中国正是一局好棋!  
    12.   教育部避重就轻、不作为和推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