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敢于、善于、高水平开展批评斗争

洣崽

  
         应该说,虽则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问题、甚至某些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但总体而言,中国做得好、做得棒、做得呱呱叫;不是中国和世界存在严重的距离,而是世界其它国家跟中国的发展程度开始出现距离,而且,这种距离貌似越来越大。
         认真、负责、严肃的批判者,应该精准直指病根和谬误,而不是乱喷口水、否定一切。医师是要治病,不是急着把病人送上路。谁没病?是人都有病,人就是致病因素和健康因素矛盾并存的斗争体;你、我、大家,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毛病;有毛病就一切否定,就没有人配活在世界上;国家也是这样。医师的正确做法是治病救人,科学地扭转或祛除致病因素,耐心地培育健康因素。对国家的批评者,就是大大小小、专业和非专业的“医师”。
         对国家对社会对现状不满、有意见,是很好的事,矛盾斗争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既然不满意、有意见,很好啊,把你针对问题的办法晒出来,让大家看看是不是比目前做法更科学、更合理、更进步、更有操作性。如果您只是不满,目前你还没有想到具体的更好的做法,也很正常,那是不是谦虚一些、自己少骂骂咧咧、更多地期待和倾听其他人的想法。自己找不到出路和办法、自己看不到希望,就以为国家和世界真的完全没有办法、没有出路、没有希望,像祥林嫂式地传播自己的消极悲观和绝望,则于人于己于国家于社会都没有意义。
         高质量的发帖,是需要用脑的。一些盆友既对我国的发展进步和客观存在的先进方面视而不见,对当下我国真正和主要的问题也缺乏洞察。有些盆友不是向大家揭示前进的方向和出路、不是给予大家以希望,而是以污染大家的心情、以传播自己的消极悲观和绝望情绪刷存在。
         话如其人,帖如其人;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看一个人的帖子多了,也就知道他的深浅和有无。我们在群里聊天,希望得到高兴、愉悦,得到新资讯,彼此切磋、得到提高和进步,而不是来被人污染心情的。
         群众敢于批评斗争、善于批评斗争、开展高水平的批评斗争,那么,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未来可期。
         67320241120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反腐是技术活,窄巷捉猪给出的反腐启示  
    2.   囤积央行不分钱发钱,相当于囤积油库不给油箱加油  
    3.   务必万分珍惜珍重党的领导  
    4.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5.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6.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更多冷帖————
    1.   反腐是技术活,窄巷捉猪给出的反腐启示  
    2.   囤积央行不分钱发钱,相当于囤积油库不给油箱加油  
    3.   务必万分珍惜珍重党的领导  
    4.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5.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6.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其它更多帖————
    1.   “养老金支出亮黄灯”是伪命题  
    2.   “养老金空账”?  
    3.   养老金问题应当引入原始股概念;建议国家尽可能和尽快地向老年人倾斜  
    4.   让公务员 引领我们奔向更多休闲的新时代  
    5.   精简公务员的提议是错误的  
    6.   国家应该把年轻人的就业包起来  
    7.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8.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  
    9.   人的终极不得已武器——“破坏性资源”  
    10.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11.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12.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