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以柳州为例,说说对地方债的不必在意

洣崽

  
         网上资讯,“广西柳州市民广场和政府办公楼好气派,占地面积有上百亩”。群友“陈”​君义愤填膺:“腐败的政府,用老百姓盖楼堂馆所,鱼食乡里,让柳州市人民负债几千亿。政府大楼是柳州市的耻辱!​”
         答,陈盆友糊涂得很,自己不懂还骂骂咧咧。
         政府大楼和市民广场是公共设施,是地方的名片和门面,建得高端大气不是很好吗?要与时俱进,现在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过剩时代,有别于过去的物资匮乏时代,我们的观念也要调整和改变,不能那么狭隘落后和小心眼。而且,柳州市的基础设施和建设投入,肯定不只政府大楼和市民广场这两个项目吧?
         盖政府大楼和建设市民广场等市政工程,这个钱花出去还不是流向社会、促进流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百姓跟着受益?因为一块钱投放出来、反复流转、可以产生几块钱的产值和效益。在国家金融政策还不至臻至善、还没进步到通过分钱发钱来发行货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积极地从银行贷款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是顺应经济发展需要、合乎经济规律要求的,是很有担当、很有勇气、难能可贵、相当智慧和正确的。
         陈朋友担心“柳州人民负债几千亿”,一是数据夸大和不实,经查,2023年末柳州市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885.78亿元,而不是“几千亿”;二是多虑,这钱地方政府用了就用了、花了就花了,因为这钱本来就是国家央行应该分发给柳州的。你见过部队打仗从后勤机关领取武器弹药、粮草物资,然后还要归还的吗?并且,你没看到国家又开始“10万亿化债”了?本质上不就是“不用还”的最终意思嘛!!!
         陈朋友要批评就该主要批评国家央行当前只借贷而不分钱不发钱的错误金融政策;批评指斥地方政府,是无的放矢、搞错了方向。在人民有力批评和时代推动下,国家的金融政策必将改正、调整和进步,或者已经开始有所改正和有所进步了。
         67320241113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6.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更多冷帖————
    1.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6.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其它更多帖————
    1.   土地的完全绝对私有是错误的,有限授权的几十年承包制是很好的  
    2.   占有聚敛夸耀财富已经不合时宜不宜鼓励;保障普通者,节制超级资产者,张扬杰出贡献者  
    3.   “公”与“私”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无所谓谁是谁非  
    4.   不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无以激发和释放企业内在动力,无以构建先进的企业制度  
    5.   为民企讴歌,为国企指路  
    6.   我国民营经济已经纳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经济序列,对民营经济另眼相看是愚昧狭隘的关门主义  
    7.   不看广告看疗效、拒绝泛泛空谈——话说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  
    8.   话说保护私产、节制资本和财产继承权及监督批评斗争永不懈怠  
    9.   消灭私有制,保护合法私产  
    10.   对“第十阶层1”网友的“未消灭私有制之前,就认为实现了共产主义……”跟帖的回复  
    11.   “消灭私有制”与“保护合法私产”是自洽不冲突的  
    12.   共产主义已经不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