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洣崽

  
         都说文革时期党的干部受了迫害遭了难;今天那么多省部级高官和各级干部倒下、关进去甚至被押赴刑场,其严重程度和规模与文革干部接受下放改造那么点艰苦遭遇相比,孰轻孰重?
         当下揪出这么多“大老虎”“小老虎”,这些“大老虎”“小老虎”实际上当初是党组织精心选拔和长期培养出来的,本质上应当不算坏,而他们却最终演成被抓被打的结局,与此相比,文革方式在动机、效果、本质上反而可以说是对党的干部的最大爱护。
         劳动、改造、学习、来自群众的批评斗争和监督帮助,确实使人难受,却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逆耳利于行,吃小亏而得大利;叫停群众对党政的批评批判、监督斗争、帮助支撑,党政是很爽的,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一手遮天、不受约束,但摔跟斗和翻车翻船也来得更快和更惨,跟溺爱骄纵孩子、最终酿成祸害,一个道理。这就是矛盾正反两面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群友“陈”某君,“昔日去列宁铜像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乌克兰现状,就是当前拆毛主席铜像、诋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前车之鉴!”
         赞同。​区别是,乌克兰去列宁铜像时群众围观起哄,中国拆毛主席铜像则被抵制和反对;否定文革已经几十年,但在社会现实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教育下,人民群众自发地开始对文革有新看法新认识新评价,开始抵制对于文革的喷污和抹黑,还文革以历史本来面目。
         经过共产党对于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先进理论的长期教导,中国人民大概是全世界思想水平和批评斗争觉悟最高的;中国确定地能够避免前苏联及后来俄罗斯乌克兰式的覆辙和悲剧。​
         总之,结论是,人民支持拥护自己的党政、希望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对党政保持高度的警醒、警觉和警惕,必须保持批评批判、斗争监督、支持帮助的态度。
         67320241021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务必珍惜、万分珍重党的领导  
    2.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3.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4.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5.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6.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更多冷帖————
    1.   务必珍惜、万分珍重党的领导  
    2.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3.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4.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其它更多帖————
    1.   高度膨胀如火如荼炽热高烧,不是成功;学校教育要自觉收敛恪守本份,不要试图取代和包办其它教育  
    2.   基础教育不基础,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  
    3.   答“刺嫩芽”网友“(党)在企业就没领导一切,而是靠边站成了摆设和资本家的雇佣”  
    4.   “党是领导一切的” ,表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为之点赞  
    5.   实行货币福利制度,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高度  
    6.   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辩证思想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   为“11.12”沅江悲剧愤怒声讨罪恶的高考制度!!!  
    8.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9.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10.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11.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  
    12.   除了家庭层面的对孩子溺爱,最严重的是国家把对青少年的溺爱上升到法律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