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开疆拓土”,“打过三八线”

洣崽

  
         看到一个半真半假亦庄亦谐的帖子,说的是印度网友抱怨中国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没有殖民他们:
         “中国人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当你打败了另一个国家,你就要留下来发展你的殖民地;既然你选择了打败我们,你为什么又要离开?”,“如果印度被中国人统治,我们将拥有和中国一样的基础设施,印度的经济也将腾飞!”,“假如我是一个情犊初开的女孩,你既然已经脱了我的衣服,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完……”
         逗得不行;但这笑语中是不是潜藏着世界各国人民求发展、求进步、求世界大同、希望我国有所作为、希望我国帮助、想要搭乘中国快车——的意思?还有传闻(或许也是事实),我国某邻国百姓把界碑搬移到他们村庄,然后说他们村属于中国,要求中国政府为其通道路、通水通电通网、实行管理…也与之类似。
         说明,中国的道路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只要我国立于先进生产力、先进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人类道义的高地,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让人民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于是,世界诸国将向往仰慕中国,如百川归海。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今天中国或许确实应该改一改太过保守的心态,应该响应世界人民的愿望和期待,“受谏要弱,行义当强”,当仁不让走向世界、服务世界和引领世界,不要那么羞手羞脚畏首畏尾,而要旗帜昂扬正大光明地推动和实现大同理想。
         试想,如果秦始皇满足停留于做一个潼关里面关中平原的关门君王、而不是雄心勃勃、雄才大略、灭六国一统天下,今天的中国恐怕就没有大一统的聚合效应和优势吧?
         今天我国“一带一路”的布局是正确和必要的,反映了远见、格局和世界担当。今天的我国已然是生产力过剩,不走向世界和服务世界,难不成任生产力闲置、浪费和空转?国内存在许多严重社会经济问题,但通过批评、斗争、整合、改革、发展能得到解决,这些问题不足以构成阻止我国走向世界的障碍。
         今日中国的民族性,还保有秦始皇时代那样开疆拓土、毛主席时代打过三八线,那么矫健、豪迈,那么高瞻远瞩、包举宇内、担当天下——的精神吗?
         67320241019


此帖获赞: 1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6.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更多冷帖————
    1.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6.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其它更多帖————
    1.   “分田到户”是错误的,“包田到户”是正确的。两者有什么区别?  
    2.   维护土地国家所有还是实行土地私有化,是社会制度之争的战略要地  
    3.   延迟退休不合时宜  
    4.   商业性养老、政策性养老、老年货币福利和退休——梳理脉络、理清关系  
    5.   “养老金支出亮黄灯”是伪命题  
    6.   “养老金空账”?  
    7.   养老金问题应当引入原始股概念;建议国家尽可能和尽快地向老年人倾斜  
    8.   让公务员 引领我们奔向更多休闲的新时代  
    9.   精简公务员的提议是错误的  
    10.   国家应该把年轻人的就业包起来  
    11.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12.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