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强心针式的经济刺激,意义有限

洣崽

  
         我国现状很好,将来会更好。悲观消极的观点是错误的、没有依据的。我国社会经济现实中有没有问题?有问题,有严重问题,但这些问题不成为得出消极结论的理由。发扬批评斗争精神,科学、严肃、认真、切实地解决当前的问题,我国能在目前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的确是国之重器。但,国家央行几十年来新增货币收割财富,既不向百姓发钱、也不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钱,狡黠地实行借贷式(而非发放式)货币发行错误路线,在生产力高涨、物质财富极大增加的情况下,却致使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普遍债台高筑,本质上是压榨社会、掠夺百姓;国之重器未能发挥应有的建设作用,反而在错误金融路线下起了坏作用。
         正因为如此,我国金融改弦更张,摒弃借贷式货币发行错误路线、实行发放式货币发行策略,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发金融收益,改压榨掠夺为雨露滋润和造福社会,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局面将焕然一新。
         比如吧,生产队种豆子,豆子大丰收。但生产队不愿意把豆子分给队员,而只愿意借给队员。队员为了生计,只好这个向生产队借豆子、那个向生产队借豆子……把生产队的豆子都借走了,每个生产队员家都得到了豆子,但都为此欠了一屁股账,生产队会计处则积累了生产队员历年留下来的大量债据——这种荒谬状况,基本上就是我国央行和我们国家社会的关系写照。未来之计,应该坦诚且合理地向队员分豆子,队员签字打领条而不是写债据。
         国家托底人为造成的牛市,没有改变我国股市是一个超级赌场、是我国经济赘瘤与囊肿的事实。个人看法,我国股市即使关了,也无损于、甚至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繁荣和高歌猛进。
         强心针式的十万亿经济刺激,终究不如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和向中央及地方政府分发金融收益那样彻底。后者才渗入根底、合乎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内在生长。我国当下的金融刺激政策,其进步与积极意义很有限。
         我国金融还是热衷玩手段、玩手法、玩花活,没有学会老老实实的品格——新增货币收割财富后,坦诚发钱和分钱;国家经济依赖投资、依赖资本,就是不愿意向百姓发钱和给各级地方政府分钱、不从根本上启动消费以拉动生产,也就是,放着阳关大道不走,自作自受。
         重大的经济金融或社会政策,不看一时有多发飙,而看走多远、走多久,实践和时间会把投机和泡沫打回原形。
         67320240930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4.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更多冷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倘能如此这般,“以人民为中心”就真正兑现了  
    2.   林毅夫老先生对消费拉动的批评不可取  
    3.   《报告》述评——是一篇华美的宏文,但略显空洞  
    4.   话说“人民经济”和温向之争  
    5.   话说“融入世界”……  
    6.   骑着驴找驴  
    7.   高度赞扬迄今为止的我国抗疫政策;对未来抗疫策略抉择的思考  
    8.   中国正是一局好棋!  
    9.   教育部避重就轻、不作为和推诿责任  
    10.   倡导孩子享受“五种乐”  
    11.   这样的教育决策和指导,阿谀投机有余,科学理性不足  
    12.   国企改革方向,不应当是把国企资产股份化分持,而是员工以其劳动者身份参与利润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