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有些朋友大小轻重不分,没有抓住社会经济问题的要害

洣崽

  
         为便于外贸和为维护金融稳定,我国适量地持有美元是必要的,即使明知美帝通过美元掠夺世界;(当然,过度持有美元是错误的)。
         中国力所能及地支援亚非拉,有利于在世界广交朋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打破美帝对我国的打压和孤立,是必要的和有利的,受援国也会以各种方式回馈我国。毛主席说,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不能太小家子气。并且,援外支出在我国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并不大。
         有些朋友大小轻重不分,抓不住我国经济问题的要害,却在细枝末节上纠结。我国经济问题最大要害在哪里?在于国家一年新增货币二三十万亿,相当于从全国每个国民平均割韭菜2万元,割完韭菜却不回馈土地,央行既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甚至不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分发货币收益,而偷天换日地向各级政府贷款、向社会贷款,各级政府为发展经济为改善基础设施不得已贷款,长此以往致使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债台高筑,致使我国经济颠簸不顺、效率低下,致使我国民生艰难、社会焦虑。我国央行、我国金融实行这样的货币发行政策,本质上就是压榨社会、掠夺百姓;不能不让人想起《国际歌》歌词,“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实行借贷而不实行发放的货币发行政策,就是这样的毒蛇猛兽。我国社会经济问题的深层根源在这里,而不是在它处。
         为今之计,应该发扬批评斗争精神,反对国家资本主义和官僚主义,遏止权贵当局变质变色蜕化的倾向,把国家拉回社会主义的正道,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具体言之,就是要推动和责成国家摒弃西方错误金融思想金融理论金融路线,坦诚地将新增货币带来的金融收入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向中央和各级政府合理分发分享;倒逼国家进步。
         简言之,狡黠实行借贷式货币发行路线而不是坦诚实行发放式货币发行路线,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诸多问题症结所在。
         67320240815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2.   “批判文革”  
    3.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4.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5.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6.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更多冷帖————
    1.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2.   “批判文革”  
    3.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4.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5.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6.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其它更多帖————
    1.   为“11.12”沅江悲剧愤怒声讨罪恶的高考制度!!!  
    2.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3.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4.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5.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  
    6.   除了家庭层面的对孩子溺爱,最严重的是国家把对青少年的溺爱上升到法律层面  
    7.   “土地承包”“资源市场化配置”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冲突,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合理组成、将常态长期地实行下去  
    8.   发展实践教育,关键在学校之外;在实践中造就人才、遴选人才  
    9.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  
    10.   “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11.   对教育部“从小学到高中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政策的质疑  
    12.   实行货币福利,实现我国舒展极致、科学合理、平顺连续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