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央妈”最该骂

洣崽

  
         社会热称央行“中国人民银行”为“央妈”。央妈是国家金融的中枢,在社会经济中举足轻重;我国近三十来年发展迅速,与央行在生产力增长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情况下、甚至在温和通胀可控范围与时俱进顺天应时增发货币密切相关,央行几十年来的新增货币工作既是积极有效的、也是稳妥负责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发展——这方面应当高度肯定。
         但央妈所遵循的沿袭西方的金融思想金融理论有问题,中国经济众多问题的根源,不在别处,而恰在央行。
         此话怎讲?央妈每年新增天量货币,近年每年新增货币二十几万亿、近三十万亿,收割社会发展成果,相当于每年从全国每个国民手上割韭菜近二万元;收割是对的,割韭菜是对的,不割也烂在地里糟蹋了,但割完韭菜您该往地里施肥回馈土地吧?央妈偏不。央妈收割完以后,只愿意以贷款方式投向社会,而不愿意坦诚地以发放方式回馈百姓、即不向百姓发钱,甚至不愿意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货币收入,只愿意贷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改善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急需要用钱,好啊,你向银行借啊,而央妈是不会发钱的,长此以往,逼迫中央、地方政府及社会普遍债台高筑。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家庭普遍负债,就你央行债权堆积如山。你央妈背离了为国家服务、为经济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演变成只进不出的神话中的吞金兽貔貅;万事新陈代谢、有进有出,你只进不出,是会撑破肚子、要你命的!
         社会普遍负债,当然市场疲软、购买力不足。这种经济环境下,除非像许家印之类已经下定决心恶意举债、掏空国家、自肥跑路者。善意普通百姓愿意和敢于举债消费?善意普通百姓和普通企业在经济不景气环境下敢负债扩张生产经营?实体经济不怕死、敢举债扩张?如此一来,社会经济能不受拖累?
         问题堵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央行;央行应当向百姓发钱、应当向中央和地方政府合理发钱。当发钱而不发,玩“借贷”的把戏,央行相当于我国经济最大的抢劫者和强盗。
         为今之计,国家最应该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具体而言,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及有孕和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左右货币福利,每月1000,一年1.2万,就算8亿纯消费者,一年也才约10万亿;而央行一年新增货币收割近三十万亿,仍然是绰绰有余的。另则,央行应当对过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所谓“负债”公平合理有序逐渐清零;清零之后,从此央行应当每年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坦诚分享金融收入,而不是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放债。你央行这个机构,就是为中央、为地方、为人民服务的嘛!难不成还把你供成一个脖子上硕大的囊肿?
         67320240703


此帖获赞: 0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50.   创设公民教育权利的“保底”制度  
    51.   知识产权领域最适合、最应该、最能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2.   造成教育种种病症,除教育部,还有谁该打屁股?  
    53.   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和先进的公平  
    54.   千言万语说不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55.   对教育部拟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的述评  

            更多新帖————
    1.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2.   “批判文革”  
    3.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4.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5.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6.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更多冷帖————
    1.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2.   “批判文革”  
    3.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4.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5.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6.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其它更多帖————
    1.   精简公务员的提议是错误的  
    2.   国家应该把年轻人的就业包起来  
    3.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4.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  
    5.   人的终极不得已武器——“破坏性资源”  
    6.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7.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8.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9.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漫天大火  
    10.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11.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或“分红”思想……  
    12.   “毕节四兄妹”事件发生的经济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