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事    天下事    经济


就金融、就业、教育和基层民主建设给国家的几条建议

洣崽

  
         责成央行把过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不合理负债有序逐步清零、且责成央行今后每年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发金融收益,责成央行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央行一年新增货币二三十万亿,收割社会必须回馈社会);
         通过缩减法定周工作日和减少法定日工作时、通过实行带薪轮休、通过实行有限岗位众人共享、通过实行过饱和冗余在岗,实现普遍就业;
         国家教育工作的重心从选拔甄别转移到普遍升学上来。以“优秀(优良)入围加随机录取”淡化钝化高端学生的名校升学竞争;实行普遍升学:无论贤愚,保底地为每位国民提供——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成人工作后间隔式终身继续教育——这样全过程教育福利;
         把中小学学制从目前12年优化为10年,腾出两年时间,于中学之后大学之前,用于学生自主研学、游学、接受三五个月国家组织的较高标准较高要求的军训、每个学生通过与社会能工巧匠专业能手双向选择拜师学艺采取学徒型而非学校型方式习得一两门劳动职业本领,接受两年这样的实践教育然后再上大学;
         国家以优厚价格统一购买中国和世界的最新科技文化艺术发明创造知识产权成果,于网上发布、全国畅通共享;
         科学实效、上下贯通、田忌赛马式上上级潜水督导地自上而下地推动建设全国各级各地每个单位的微信群式基层民主,一年两次地聚焦批评监督评议帮助本单位领导,定期为其“洗脸”“搓澡”和“出汗”,以落实民主生活;
         资本运作的企业优越于机械运作的官僚式企业,员工参与利润分配的企业更优越于纯资本运作型企业。应当于企业(首先是国企)建设员工参与利润分配的员工分红制度,而不是片面实行利润按资分配。
         ——如此这般,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政权和政治制度的行稳致远,都将上升到崭新的高度。
         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有利于人民利益、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事情,总归是要实现的;越早实行越主动。
         673202401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中国将来分钱发钱,非美国或其它国家地区可比  
    2.   我国教育最严重问题在缺失实践  
    3.   小贼和大盗  
    4.   立此存照,洣崽对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九个建议(下)  
    5.   立此存照,洣崽对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九个建议(上)  
    6.   美政府停摆实证美西方金融思想理论制度的谬误与荒诞  
            更多冷帖————
    1.   和统也行,武统更好  
    2.   土地神破产  
    3.   分钱发钱,我国市场经济运行链条亟待补上的一环  
    4.   厉行分钱发钱,回归毛主席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道路  
    5.   党的领导,福祉所系  
    6.   生产队人民公社公有制集体生产得失谈  
            其它更多帖————
    1.   厉以宁的“土地确权”值得警惕,“福利方面要量力而行”主张是虚伪的  
    2.   灰尘厚了,屋子脏了,该扫一扫了!——论新形势下的阶级斗争  
    3.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宪法精神为核心  
    4.   对“高度一致”错误思想的批判  
    5.   对外“一带一路”,对内“货币福利”  
    6.   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疑惑  
    7.   作为国家思想高地,强坛应当把握好包容大气与立场严正的辩证关系  
    8.   遵循践行宪法,破解国企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困局  
    9.   国家政治关系到百姓的利益福祉,百姓有权了解政治、充分表达、参与政治  
    10.   坚决拥护“讲政治”的主张  
    11.   辩证看待骂声和批评  
    12.   返本归源、去伪存真,矫正和重塑我们的斗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