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跟群里美女聊教育

洣崽

  
         群里有甲乙丙几个热心女士。她们感慨,“(穷人孩子)不如上个蓝翔实用”,“走职业学校是对的,一技傍身”,“行行出状元”,“知识要有,技术也要有”。
         答,很赞同“知识要有,技术也要有”的观点。当下一部分人读书学知识、另一部分人分流学职业技术的做法非常错误;应该每个人都既学习理论知识、又具体地掌握一两门或数门劳动技能本领。
         热心女士甲,“我觉得(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很对,早分流早安稳。”
         答,美女不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道理,而执着于“理论和实践相分离”,这种分离,既祸害实践、又损害理论进步。
         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但有些是可以分工的、有些是不能分离
         的。比如说,有的干木匠、有的种庄稼、有的编程、有的炼钢,这是正确必要的分工;但,一部分人单纯从事理论、一部分人专门实践——这样的所谓“分工”则是荒谬的,就好像社会上不会形成一部分人专门上班、另一部分人专门负责领钱那样。因为理论和实践如同硬币两面不可分割,就像上班和领钱不可分割那样。
         甲女士,“我不用懂,国家咋说就咋干”。
         答,傻孩子,国家就是由一个人、一个人……组成的,就好像大江大河大海是由一个一个水分子组成那样。每个人当说则说,国家才能兴旺,而不是相反。美女思想搞反了。
         甲女士,“党说咋干就咋干吧,不折腾了”;另一女士附和,“国家教育机构中比我更高明的人相当多,我不怀疑人家的见识和智商。”
         答,这里反映出惰性思想。上级指示与基层实践不符合、相脱离的情况是常有的事,群众对上级指示及时反馈和矫正其错误偏差,是帮助上级和事业进步的需要。放弃思考盲从上级的思想惰性恰恰背离了党组织的期待、要求和长期教育,美女还以为这种惰性盲从是对党的忠诚。
         甲女士,“教育的核心还是就业。就业都就不了,别扯了。对吧?        ”
         赞同。既然认同教育的核心是就业,就应该确保每个人具备基本的职业劳动技能,而不是一些人片面地只读书、缺失职业技能。
         主张穷人孩子及读书困难前途渺茫学生“走职业学校一技傍身”的建议,体现了实事求是,这是咱赞同而不反对的;但初中毕业实行高中和职校分流的做法,必导致上高中的这部分学生片面学习理论知识而没有机会扎根实践土壤、与劳动实践相隔离,这一做法即使对学霸型的学生也不是好事,而是局限和贻误,造成他们本领技能实践方面的缺陷和“残疾”。
         甲,“咱俩出发点不一样。我只不过对个人的建议。国家大事咱管不了啊。”
         答,不要自谦,你在群里的发帖,本质上和事实上都是在参与国家大事。
         高品质教育应该以劳动、运动、实践、习得本领和技能为主,以读书学知识为辅;高品质教育不繁难不故作高深、不昂贵也不神秘,而呈现丰富广阔、生动活泼、科学化大众化的美丽与亲和。在高利害片面知识型升学应试压迫下,我国这方面做反了。
         就个人教育而言,如果自己的孩子既学习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又具体地掌握人生和社会中常用的基本本领和技能且造就一两门自己喜爱又擅长的劳动职业技能,才算是接受了良好的完整的教育,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更有底气、自信和后续潜力。
         就国家教育而言,应该祛除片面于知识教育的痼疾,应该停止初中毕业后普通高中和职校的分流做法,应该淡化钝化升学恶性竞争、实行普遍升学上高中,建议优化小学中学过长学制,腾出两年时间,利用两年时间让每个孩子自主研学、游学、接受三五个月国家组织的较高标准较高要求的军训、通过与社会双向选择拜师学艺采取学徒型而非学校型方式习得一两门劳动职业本领,接受两年这样的实践教育然后再上大学。即,在国家层面要改革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中客观存在的瑕疵和错误。
         甲乙丙,“大学,从来都不是(为)就业”,“教育的职能应该不是单纯某一方面的”,“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
         答,就业是基础,有就业才有其它上层建筑;离开就业谈理想情操道德使命……啥的,全都陷入空谈。脱离“就业”的教育是扯淡,根基于就业、服务就业的教育才能登高望远。赞同教育有一点诗与远方星辰大海那样的浪漫情怀,但不要脱离就业、不要头重脚轻迷失了方向。
         6732024010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话说海南发展,把该海南的给海南  
    2.   建议给予每所高校招生数20%左右的自主招生额度,但是严正维护“分数原则”的主体地位  
    3.   破除书本迷信、祖宗迷信、圣人迷信、洋人迷信、文凭迷信、名校迷信、资历迷信、权贵迷信……等一切迷信  
    4.   迁就几所名校掐尖,害了全国教育  
    5.   高考应当向驾考看齐  
    6.   “新高考改革”应当紧急叫停,2014年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应当撤销  
    7.   真理不一定游荡在深宫庙堂,每每生长在山野草泽——论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和鲜明原则  
    8.   实行货币福利,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顺畅贯通的核心环节  
    9.   “实行货币福利”应当替代“外汇占款”和“国家负债”成为货币发行的主渠道  
    10.   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既降杠杆又增加货币投放,当下经济两全其美的选择  
    11.   对“生命重于一切”及对美军寻找迎还战争遗骸做法的述评  
    12.   关键在国内、诀窍在国内,把国内事情做好了,周边国家如百川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