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像核电装置那样,把权力约束在“安全壳”里

洣崽

  
         常言道,“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赞同约束权力的主张。
         事实上,权力受自然的约束、受现实和历史条件的约束、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法律规则的软硬约束、受上级下级平级同仁的批评斗争言语及力量的约束。不论多大权力,都受寿命约束而不能永生,这是大自然的约束;显赫如秦始皇,没能看上彩电、用上手机、乘坐飞机,这是历史条件的约束。不存在不受约束的权力,但权力受约束不及时、不完备、有漏洞,权力乘隙膨胀、任性作恶——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
         权力如同核电站反应堆,能量巨大,既可能造福世界、也可能危害世界,所以人们构建安全壳把核反应牢牢约束,让核能平稳释放、造福世界。即便如此,百密一疏,也还是发生了切尔诺贝利、福岛核泄漏…这样的灾难。
         现在,不是“权力不受制约”这样的粗糙问题,而是如何打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及时严密无死角、无缝对接、高可靠性又科学实效可操作、成本可接受的权力约束“安全壳”——这样的问题。
         权力约束“安全壳”,应该是多重结构。设想,其外围是自然约束、历史及现实条件约束,中层偏外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这样的软约束,中层偏里应该是法律规范制度这样的硬约束,所谓“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之类,属于“安全壳”的中层;仅仅这些还不够,最要紧的是里层——构建话语或物质及力量性质的制约监督权力的批评斗争机制,即构建各级各地每个单位的微信群式基层民主,群众对权力当局,应当破除迷信、盲从和依附陋习,克服惰性和侥幸心理,解放思想,发扬批评斗争精神,实行一年两次、上上级领导到位主持和镇守、本单位群众畅所欲言聚焦领导、给领导“洗脸搓澡出汗”、批评帮助评议本单位领导的制度,以群众批评斗争的力量把权力牢牢约束在高可靠的先进“安全壳”里。整个安全壳,里层是最关键、最重要、最机动灵活的防线;到依法处理和道德谴责,已经迟了、晚了、危害已经发生了。
         我国在权力约束方面的问题,是“安全壳”最里层没做好或基本缺失。
         6732023110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56.   构建社会生活的免疫系统  
    157.   建设高水平安全保障的幸福社会,关键不在于为权贵富豪们锦上添花、在于社会底层过上宽裕尊严和有保障的生活  
    158.   实行“一年两次式民主政治生活”,是对社会政治的一剂良药,或可带来巨大推动  
    159.   变推进过程为收割成果,建议国家以高价收购推进科研创新伟大时代的到来  
    160.   川普老顽童一棍子打过来,最好的办法是回他一棍子吗?  
    161.   对教育部“劳动成必修课,6个学分”的述评  

            更多新帖————
    1.   美政府停摆实证美西方金融思想理论制度的谬误与荒诞  
    2.   生产队有个榨油铺  
    3.   在统一之前来一波经济高水平高质量高速度增长  
    4.   学习毛泽东  
    5.   湖北天门补贴生育比国家做得好,盛赞!  
    6.   “吹牛式爱国,是一种毒药”  
            更多冷帖————
    1.   美政府停摆实证美西方金融思想理论制度的谬误与荒诞  
    2.   生产队有个榨油铺  
    3.   在统一之前来一波经济高水平高质量高速度增长  
    4.   学习毛泽东  
    5.   湖北天门补贴生育比国家做得好,盛赞!  
    6.   贻误军机  
            其它更多帖————
    1.   我国“发展教育产业”的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  
    2.   对《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的分析质问和建议  
    3.   以教育券方式将教育经费发到国家每一位学龄公民的手中  
    4.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投入体制  
    5.   政府管教育,不该做的伸手老长  
    6.   国家教育经费直接打入学生账号冲抵学费,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  
    7.   高考改革的另类思路  
    8.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三)  
    9.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二)  
    10.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一)  
    11.   引入电脑摇号,钝化清华北大招生选拔  
    12.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