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从数字看中国——

洣崽

  
         中国美国和世界人均GDP的变化:(美元)
         1960年全球456美元,美国3007美元,我国89美元;
         1970年全球811,美国5234,我国113;
         1980年全球2038,美国1.26万,我国194;
         1990年全球4310,美国2.39万,我国317;
         2000年全球5503,美国3.63万,我国959;
         2010年全球9558,美国4.87万,我国4550;
         2020年全球1.09万,美国6.35万,我国1.05万。
        
         2022年全年全球钢产量为18.8亿吨,中国产量10.13亿吨,占全球约54%。第二名印度,1.25亿吨。
         2022年全年发电量,中国8.8万亿度,第二名美国4.5万亿度,第三名印度1.9万亿度;
         各国粮食年产量:1,中国,68285万吨;2,美国,57109万吨;3,印度,31471万吨;4,俄罗斯,13327万吨。
         2022年汽车产量,中国2702万辆,占全球总量31.8%;第二名美国1006万辆,第三名日本784万辆。
         2023年1—8月,中国造船承接订单量1565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的58.37%,位居世界第一;韩国承接725万载重吨,占27.04%,位居世界第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占11.32%。
         2022年高铁里程,全球约6.1万公里,其中中国4.2万公里,第二名德国6200公里,第三名西班牙5700公里;
         2022年世界各城市地铁轨道交通里程排行:上海831km,北京783km,广州621.05km,杭州607km,成都518km,莫斯科466.8km,重庆460.8km,武汉435km,南京429km,深圳429km。前10位中国占9位;然后是伦敦405.2km,纽约399km,德里391km,首尔349.8km,东京326km,马里奥294km。
         6732023100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301.   重启食堂供销社,是一个不得要领的弱招  
    302.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向百姓发钱  
    303.   大家喂猪,你独食吃肉……  
    304.   畅想描绘一下“发放型”货币发行金融路线  
    305.   提倡批评斗争  
    306.   货币发行摒弃“借贷”而实行“发放”,开创我国社会经济新局面  
            更多冷帖————
    1.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2.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3.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4.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5.   对一个力挺应试教育的视频的赏析  
    6.   不跟这样几种情况的朋友讨论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中国,当心……  
    2.   用断指“V”形图指代这次抗疫是特别不合适的  
    3.   “课题申报”“审批”是粗糙、落后的科研形式……  
    4.   中小学应当调整为10年学制,腾出两年时间让每个孩子自我研修、远行游学和接受学徒式实践教育  
    5.   推动过饱和冗余就业,让工作和劳动不再是煎熬和苦役、而成为生活的权利和享受  
    6.   说一说“幸灾乐祸”  
    7.   主要学习方法和策略  
    8.   “美国发钱”一事述评  
    9.   中国成长、美帝淡出的时代和世界格局,不太远了  
    10.   实行货币福利,促进经济的自生长和微循环  
    11.   过犹不及;中小学艰深化繁难化倾向有害无益、摧残学生  
    12.   知识负担已然过度膨胀片面过分,弥补久已缺失的实践教育短板,是我国教育的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