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北京中考改革方案说“呵呵”

洣崽

  
         北京作为泱泱大国首善之区,其政策措施往往有旗帜、标杆、指导性意义。9月25日,北京教委发布了中考改革的实施意见,却让人不能恭维。
         其方案摘要如下:
         “考试科目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与健康;考查科目包括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考核科目包括信息科技、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考试科目成绩以分数呈现。语文、数学、外语分值均为100分,其中外语笔试分值60分、听力和口语考试分值40分;道德与法治分值为80分,其中笔试分值70分、综合素质评价分值10分;物理分值为80分,其中笔试分值70分、实验操作分值10分;体育与健康分值为70分,其中现场考试分值30分、过程性考核分值40分。考试科目成绩用于毕业和升学。
         考查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考查科目成绩用于毕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
         考核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用于毕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
         本方案把体育纳入中考、加重体育份量,这一点稍可取。除此,一者未解决当下基础教育片面知识型考试掐尖招生恶性竞争问题;二者变相继续抬高英语高烧;三者,在未能有效遏止中招分数恶拼情况下,这种方案实际上等同于将考查科目“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和考核科目“信息科技、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边缘化,是对基本教育生态的干扰,使今后的教育资源、教育关注、学生时间精力更狭窄地聚焦投入于有限的几门以分数呈现的考试科目,而对其它科目基本放弃;四是复杂化,难以操作无可操作或徒有形式,比如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作为“升学参考”,已经被排除于成绩分数之外,其“参考”不可能有实质意义,再者,考核科目设置为“合格”“不合格”,出于省事、出于让学生一心准备考试科目,除少数较真的特例外,基层学校基本上普遍放水,让这种“考核科目”在升学中的“参考”价值完全失真。
         要回到一个基本立场上来,那就是,中小学教育毕竟属于基础教育。只要把中小学从基础教育这个根本方向带偏,这样的中考高考事实上就是破坏基础教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就是错误的,就必须矫正。当前我国中考高考的问题就在于带偏中小学教育,把中小学从基础教育带到升学竞争高利害恶拼的邪道;而这个北京“中考方案”对于遏止升学过度竞争无所作为,在错误道路上继续飞奔。
         北京这一中考改革方案,基本上还是没走出“当改未改,不当改而乱改,在枝节上折腾”的我国过去教育改革宿命。
         其实完全不必这么复杂、不需要那么粗重野蛮。如果某省、某地方,除了把体育纳入中考、除了把英语的分值应适当降低外,中考还考那么些科目,各科分值还是那么个分值,以保持中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只是中招应当摒弃过去“择优录取”(本质上是掐尖录取)的陋制、而实行“优良入围加随机录取”,具体而言——
         定义中考成绩前15%为优良,入围优良者可在合理区域范围选报学校,假设某超级学校有1000选优学位,而入围且报读该校的学生数超出1000,则由政府教育部门负责(而不是由该学校负责)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而拆除“掐尖录取”的平台。以此,可以有效钝化淡化中考恶拼,中考从此摆脱繁难刁钻倾向而回归基础和简易,为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腾空间,引领基础教育退去高烧、重回宁静平和广阔包容的常态;其它科目学习及学生劳动实践本领技能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全面发展得到真正舒解。
         如此,可以把“20230925版北京中考改革方案”甩出几条街。
         6732023092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4.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更多冷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看看Ds,还觉得我国教育不行吗?”  
    2.   自树一帜  
    3.   好混的社会才是好社会  
    4.   我国当前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5.   构建考试与实践两相结合火力交叉的选拔机制  
    6.   构建先进学制,建设我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7.   对教育的批评应当理性、实事求是和有的放矢  
    8.   行政体制与民主机制应当比翼齐飞相辅相成  
    9.   说一说非劳动性收入  
    10.   老想着裁人减员降成本,是资本家管理思想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光辉灿烂,马克思预言正在成真  
    12.   “最棒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