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就近入学”政策的优化建议

洣崽

  
         “就近入学”有其积极意义、是一项不错的政策,但也存在欠缺和盲区。
         孩子由小到大,其活动空间、活动能力、活动愿望是不断扩展的,在合乎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幼儿园孩子其活动范围在其社区,小学生则足以拓展到本村和本片区,初中生借助现代交通方式足以拓展到所在县,海南地域较小、高中生足以拓至全省。机械僵硬的“就近入学”背离孩子成长的意愿和教育规律;活力的社会是流通而非孤立闭塞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应完全是一个模子而各有其缤纷特色,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服务也有各自的考量和不同的选择,其考量和选择应当受到尊重;“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是写入宪法的历史抉择,僵硬片面的“就近入学”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方向,不利于学生及家长选择教育服务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不利于教育和各学校的成长。优良学生适当程度的选择学校和品牌学校适当程度的选择生源,是对学生上进和对优秀学校的正当必要鼓励和应有导向;片面机械地“就近入学”不能实现这一正面导向。
         实行“就近入学”的初衷,大概是想要遏制超级学校的跨地区掐尖、缓和基层学校升学的过度竞争、建设和维护基层教育的基本公平和正常生态,这是正确的。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不掌握分寸和力度,不能不实事求是。需要遏止的是超级中学的“掐尖”、而不是要遏止学生和家长对于教育服务的正常选择和学生随年龄增长后的正常流动。
         对优化“就近入学”政策,建议如下:
         从政策层面策略地坚决地可操作地遏止超级学校跨区域掐尖。摒弃过去片面“择优录取”(实质上就是掐尖录取)模式,而实行“优良(或良好)入围加电脑随机录取”,简要介绍:定义小升初考试前30%为良好,中考前15%为优良,小升初实行“良好入围加随机录取”,初升高实行“优良入围加随机录取”,入围后即可在合理区域范围选报学校,小升初在县域范围选择学校,初升高在海南全省范围选择学校,假设某超级学校有1000选优学位,而入围且报读该校的学生数超出1000,则由政府教育部门负责(而不是由该学校负责)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而拆除“掐尖录取”的平台。随机录取未中者在相应范围继续填报学校,直至录取。这样,超级中学得到了较好而非掐尖的生源,一方面是对优秀办学的适当鼓励和肯定,二方面致其无法掐尖则为其它学校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就近入学”主要着眼于为“入围”之外的学生及入围而自愿放弃选校的学生提供体面尊严合格教育的保障,即,一个小学毕业生和一个初中毕业生,即使没有入围良好或没有入围优良,政府也保障其升学的基本权利、于本片区本乡镇或本县为其提供学位。
         “捐资助学”、借助社会资源办学是发展教育的重要推力,正视和认可“捐资助学”是对优秀学校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社会渴求优质教育资源愿望的顺应,是学校、社会及教育发展共赢的事情,政府政策应当尊重社会的实际。应当把捐资助学摆到台面上来、而不是暗箱操作。各学校可以申请“捐资助学”的人数指标、提出捐资要求、报备政府教育部门和得到政府部门批准,由政府教育部门统一实施、组织网上公开竞标,竞标所得大部归学校、小部归政府统筹(比如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学校)。这样才是有利事业的实事求是态度。
         制定和执行政策如同在危险弯曲的山区公路上行驶,必须根据路况,必须实事求是、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太左、不能太右,小心谨慎、灵活机动,于是成功到达我们的目的地。
         6732023091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983.   片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重新修正  
    984.   说一说“桃子烂在树上”“肉烂在锅里”的现象  
    985.   《实践论》《矛盾论》像北极星一样指引我国改革发展前进的道路  
    986.   议“取消死刑”  
    987.   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把民主植根于经济之中,实现国企的华丽转身  
    988.   人口向城市、沿海的过度集中,不是好事;我国城市化应该轻踩刹车  

            更多新帖————
    1.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2.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3.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4.   粪土清北  
    5.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6.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更多冷帖————
    1.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2.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3.   粪土清北  
    4.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5.   “诗和远方”与衣食就业  
    6.   建议国家当机立断痛下血本——每孩补贴30万  
            其它更多帖————
    1.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2.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3.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4.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  
    5.   除了家庭层面的对孩子溺爱,最严重的是国家把对青少年的溺爱上升到法律层面  
    6.   “土地承包”“资源市场化配置”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冲突,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合理组成、将常态长期地实行下去  
    7.   发展实践教育,关键在学校之外;在实践中造就人才、遴选人才  
    8.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  
    9.   “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10.   对教育部“从小学到高中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政策的质疑  
    11.   实行货币福利,实现我国舒展极致、科学合理、平顺连续的经济发展  
    12.   钱——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