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与其愤恨贪腐,不如推动国家实行货币福利

洣崽

  
         “一江春水向东流”朋友有帖:“千千万万这类人物,应该统统地查。查一个绝对可以关进监狱……统统枪毙掉这些贪腐分子,国家才有希望!”
         赞同理解“一江春水”朋友的正义感和一腔义愤;而“统统毙掉贪腐分子”的策略未必是科学的、审慎的、合理的。
         战士受了伤,治好伤又可以战斗;人受病菌病毒感染、生了病,治好了又照常生活。贪腐分子就是受伤的战士或生病的病人,应当医治而不是憎恨。
         应当着眼大局。当我们对于央行每年新增十几万亿或二十几万亿货币,超发货币从社会割韭菜薅羊毛而不向全社会共享、而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面对这样经济金融的江洋巨盗现象而麻木迟钝无动于衷,却对小劫匪小窃贼或自私占小便宜者如此嫉恶如仇,是不分轻重啊!并且,江洋巨盗的掠夺是小劫匪小窃贼及自私占小便宜行为的主要根源,当国家摒弃江洋巨盗掠夺式金融政策而采取实行货币福利和与社会共享货币权益以后,社会富足闲适、不再那么忧心忡忡和焦虑,甚至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即人们年老或临终之际,纷纷把自己的积蓄捐给国家、而不是眷顾子孙,因为子孙也有一份丰厚殷实的保障而不在意遗产继承……那时,哪里还需要这样小劫匪小窃贼及自私占小便宜的勾当。
         “统统毙掉”的机械僵硬做法,必然受到贪腐分子鱼死网破垂死挣扎式的抗拒,反而对事业不利,是吧;并且,当国家的江洋巨盗掠夺式金融政策一日不改变,新一任领导又不可避免地重复这一贪腐过程,永无止境。越是寒风凛冽,人们裹得越紧;当阳光和暖、天气明媚,人们倒自己宽松解脱了过多的衣服。
         与其痛恨贪腐,莫如推动国家摒弃江洋巨盗式的金融掠夺政策而实行货币福利;应当抓主要矛盾,实行货币福利在不经意中将釜底抽薪地彻底地根治贪腐顽疾。
         6732023081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2.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3.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4.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更多冷帖————
    1.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2.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3.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4.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其它更多帖————
    1.   对“公有制”“私有制”的一些推论  
    2.   国家重器,全国人民福祉所系,不可轻率造次  
    3.   什么是货币福利、为什么说国家应当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为什么说国家能够实行货币福利、怎样实行货币福利——  
    4.   对“数学”网友《再谈将中国现社会定义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点赞和再评述  
    5.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  
    6.   对 “数学”网友《可以将现在的中国社会定义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点赞和述评(二)  
    7.   对 “数学”网友《可以将现在的中国社会定义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点赞和述评(一)  
    8.   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原则和本质特征  
    9.   把我国当前私有民营等经济形式称为“非公有制经济”是不合适的;刻意凸显宣扬“非公有制”、为之张目,是错误的  
    10.   我国所有制建设中应有的硬软两手  
    11.   政府要懂花钱、会花钱,要及时把钱花出去发出去  
    12.   从桃园管理说起;国企改革是不是这个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