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话说“新常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极致了吗?

洣崽

  
         话说“新常态”。“新常态”一词更像是为执政无所作为的开脱、是执政者给自己找的借口。中国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极致、触碰天花板了吗?可能有一天会的,但现在言之过早。与“新常态”观点相反,做好工作、发掘潜力,我国再争取快速、优质发展二三十年,是完全可能的;然后才慢慢可言“新常态”。
         朋友称,“以前走得太快了,确实需要沉淀一下了。”“中国基本上到极限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快】的概念需要更新,不要整天想着超越谁。”“高质量发展,所以增长数据不重要了,现在要看质量…”
         答,用速度下降、质量上去来解读,太牵强。“高质量发展”,至少得做好教育吧?教育做成个鬼样子、万般内卷、摧残青少年,好意思说“高质量发展”?质量未上去、速度降下来、以“新常态”来辩解,是苍白、没有说服力的。速度与质量并非完全冲突。陀螺转速较快更稳定,转速太慢可能就倒了。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把国家金融收入摆到台面上来。不是囿于落后的西方经济金融思想机械僵硬地作茧自缚地货币发行以放贷方式投放社会,而是坦诚地让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分享、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对症实效地改革高考,把亿万青少年从过度应试的摧残伤害贻误下解放出来——国家向下保底地为每位国民提供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成年就业后终身继续教育这样全流程的教育机会,对尖端学霸一块则国家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以淡化钝化过度竞争;
         继承和发扬毛泽东主席“支部建在连上”和鼓励群众大字报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构建全国各级各地各单位微信群式基层民主,把全国人民统一起来、组织起来;
         凭国家之力以优厚的价格从全国和世界购买发明创造科技创新及文化艺术最新成果,于网上发布,让全国人民免费共享;
         在微观经济企业层面,推动实行“员工分红”式分配制度(不是“资本分红”式分配制度哈),使员工除领取正常工资外,还能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依据自己在企业的工作贡献、资历年限,量化地获得一份分红,以尊重、体现和回馈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积极性创造性智慧性忠诚性劳动,彻底激活企业内生动力,从根本上盘活企业;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过剩供过于求时代,尊重和保障每位国民的工作权,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和推行普遍就业。具体地,平稳渐进地减少法定周工作日、缩减法定日工作时,带薪轮休、有限岗位众人共享,以国家金融为支撑、补贴实行带薪轮休等新劳动制度的企业,等。
         ……
         就说这几条吧。
         上述几条也可能未必完全正确,但咱毕竟有明确具体的主张,而不是用空话套话敷衍打哈哈;并且,咱欢迎批评、欢迎实践的检验。我上述所说策略,一经实行,支撑我国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继续快速优质成长、让我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继续长足进步,未必就一定不行。
         673202306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更多冷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5.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6.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其它更多帖————
    1.   盘点我国古代曾经深陷和当前陷入的误区  
    2.   把仇日当成爱国、以仇日情绪自得,是错误的  
    3.   英语高烧及其苛刻高考,对我国教育形成了严重的贻误和伤害  
    4.   闲扯,从古代“举孝廉”、当下考试制度,到实践选拔  
    5.   就业压力不能成为教育问题的借口和托词  
    6.   今日中国的贪腐现象,不算什么事  
    7.   话说“精英治国”  
    8.   人民路线和“精英”路线  
    9.   最难得的是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   
    10.   对教育部增强高考命题“开放性、灵活性”通知的述评  
    11.   “扶贫”,不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策略  
    12.   教育部最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