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按需分配”的时代,正在悄悄到来

洣崽

  
         如果我们的思维不是那么僵化和刻板,可以认为,“按需分配”的问题,自从使用货币,人类就已经智慧地解决。
         比如你进超市,在你携带钱额的范围之内,整个超市的商品和服务,任你取用,想要什么就拿什么,想要多少拿多少;扩而大之,市场原则通行全国全世界,在你手持货币限额内,你可以从国内市场、甚至从世界市场获取你所需的国内和世界能够提供的法规范围以内的任何商品和服务,选择的范围无限广泛。通过货币的手段,以货币为桥梁,事实上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按需分配”;虽然在初期,数额很少、权限较小、水平较低。
         有网友说:“粗浅的理解,(按需分配就是)想要啥就有啥,老婆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        ”除去玩笑成份,这种理解是粗浅的、歪曲的、幼稚的。按基本起码的理性思考,被分配的肯定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能够供给的、合乎常识和法律法规及社会伦理的事物。没有这样的基本认知,不足以讨论这一伟大命题。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确实没有“老婆”这一商品,或至少买卖老婆是不合法的,因此,建议这位快乐网友换一下,比如充气娃娃什么的,那是合法的,而且种类多样、由你挑选。又比如,假设有人狂想要得到太阳,这一要求肯定无法实现,就以此否认按需分配,这种否认没有意义,按需分配本就不是这意思;以为要什么就有什么,是对按需分配的误读和歪曲。
         今后的事情,变得很简单,就是尽可能扩大每个人的权限范围——即增加人们的货币持有量,给每个人加钱——就行了。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供过于求、商品滞销、生产过剩、生产力闲置空转和浪费的局面。合理地逐渐地增加人们的消费授权、向人们发放货币福利,已经具备条件了。
         随着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我们神往的“按需分配”的时代,正在悄悄到来。
         6732015062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灵活务实多维辩证而不是僵硬教条片面机械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  
    2.   前苏联盛极而衰土崩瓦解的教训和今日美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症结……  
    3.   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国家和社会运作之本;从国家到单位、从顶层到基层创建普遍常态且名副其实民主政治生活  
    4.   美国为什么没有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5.   不能把楼盖歪了  
    6.   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无价之宝,应当严正贯彻实行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单位  
    7.   没有人喜欢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有人喜欢被批评、监督和制约——话说“民主政治生活”  
    8.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9.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10.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11.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  
    12.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