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让公务员 引领我们奔向更多休闲的新时代

洣崽

  
         历史地看,近百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与生产力有突飞猛进爆炸式的增长,整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告别贫穷的短缺时代,进入了一个物资较为充裕、生活比较富足的时代。
         新的时代迥然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以往是生产力不足,因此倡导加班加点、拼命苦干、战天斗地、流血流汗,那是正确的,那时的人们只有如此才能生存才能前进。时代发展到今天,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花费少量劳动就可以攫取巨大的资源、生产大量的商品,物质生活已经相当宽裕,我们的观念、对策、措施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了;换言之,就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当脚长了以后,鞋子也该换了。
         新的时代应该更多地倡导悠闲、淡定、闲适、恬静和适度节制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这样的氛围有助于身心的健康、社会的和谐,有助于减少资源的过快消耗、有助于减少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对科技进步孜孜追求锲而不舍等,仍然是应该的正确的;但加班加点、低效劳动则不应当再提倡了。
         因为交通、通讯等手段的发达和便捷,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是可以很高的;而且外无战事、内无动荡,因而,政府机关很多时候上班时间没有多少事可做是正常的。有时到政府部门办事,看到里面的人员是相当悠闲的,他们匆匆赶来上班(因为要按手印考勤),其实来了之后也没什么事;一直熬到下班,公务员们埋怨很大。真的是“无所事事”;但“无所事事”是对的,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有一句话“和平是对军人的褒奖”,那么同样的道理——悠闲是对我们(包括政府人员)的褒奖。
         希望政府公务员率先从事高品质的工作、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引领社会迈入更多休闲的时代。
         有的愤愤不平于政府机关的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冗员充斥,我以为机构应当精干、效率应当提高,唯有冗员充斥无妨,至少扩大了就业嘛,而且正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养人、积蓄了人才和力量,非常时期就可以起到作用了;谁能预料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不发生地震洪水抗旱抢险非典甲流之类的事情。我国政府强有力,公务员队伍庞大大概是一个原因。
         当前政府部门刻板地拘泥于一星期五日工作制和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制;其实是可以改进的。这种刻板,无助于改善政府工作、无助于提升服务质量,却降低了公务员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损己而不利人的做法。既然基本上无所事事,何不实事求是地做出调整,政府每个部门的办公,依然保持朝九晚五,但只要保持有人率先到达和有人最后坚守、保证正常运作就行了,另一部分人就以较宽松的考勤对待,这两部分人又是轮换的;而且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允许网上办公、居家办公;实行轮休制度,比如一个办公室的正常运作只需要10人,而实际有12人,应当实行每工作若干年带薪休假一年的制度,以此提高公务员的待遇和生活品质;为利民便民,政府部门也可以实行一周七天工作制,但并不增加公务员的工作时间,人员是轮休的,不要求每个公务员一周上七天班,而只上五天、甚至四天三天就行了。
         总而言之,通过种种务实的办法,增加公务员休闲时间,提升公务员的工作品质和生活质量;又保证而且改善了政府工作。
         政府部门、公务员等,是社会的火车头和先导,当他们步入休闲时代、提升了生活质量,百姓生活的进步还会远吗?
         各路神圣、八方豪杰各安其位,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政府部门无所事事好得很,总不至于希望政府没事找事、到处生事揽事吧?应当理解我国古代“无为而治”的智慧。
         让公务员引领我们奔向更多休闲、更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新时代。
         6732013060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2.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3.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4.   对一个力挺应试教育的视频的赏析  
    5.   市场经济盲区和社会病像  
    6.   我国教育走偏、搞反了  
            更多冷帖————
    1.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2.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3.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4.   对一个力挺应试教育的视频的赏析  
    5.   不跟这样几种情况的朋友讨论问题  
    6.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其它更多帖————
    1.   简单生硬照搬大学做法,“新高考改革”所谓“选课制”“走班制”是错误的  
    2.   私塾…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官方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恰能唱一出中国教育的好戏来  
    3.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4.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5.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6.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  
    7.   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十个建言  
    8.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9.   朱德:关于我们党如何能够保证少犯错误和不犯严重错误的问题  
    10.   “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高考改革策略  
    11.   狭隘聚焦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我国教育陷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于无所作为黯然绝望的境地  
    12.   珍惜、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党和政府厉行监督和砥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