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洣崽

   建议国家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宏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在当今生产过剩的全新形势下,国家应当用金融手段推动实施“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制”,让有限工作岗位被更多人分享,并且造就和储备更多熟手。应当通过立法在法律制度层面责令社会企业等各用人单位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月工作日、实行员工轮休制,凡达到国家规定的轮休要求者,国家予以货币补贴。即,社会进步的负担由国家巧妙担当,而不是直接增加企业负担。也就是,企业招录冗员的开支,由国家以补贴的方式打给企业或单位,企业并未因招录冗员而增加负担。由于国家要求企业招纳冗余员工和实行员工轮休、并对此实行补贴,当年轻人大学毕业要找工作了,就有许多单位争着主动联系,争着把他招入企业。那时,不是人们可怜地到处找工作,而是各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或单位到处招人加盟,以此实现充分就业,以此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生命品质和尊严。
         那么要问:国家有钱吗?
         由于生产力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社会对货币的需求相应水涨船高,国家应天顺时地新增货币;通过新增货币,国家巧妙神奇、隐蔽无形、偷天换日般地占有了社会财富和发展成果,国家从源头上掌控了经济命脉。举例,近三年,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约16万亿元、货币增发收入约16万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约3、4万亿元,此三项共计一年国家收入约35万亿。因此,国家是有钱的;国家有钱是好事,关键是用在哪里。以国家之力推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制”是具备条件的。
         67320170512
         网友答问——
         “42.80.195.*”网友:“对策:仍然用原来的熟练工人。另招一批人不用干活,把国家给的补贴拿出小部分发给他们,大部分落入自己腰包。”
         答:谢谢;进行反向思考、把可能考虑不周的重大漏洞充分暴露,对于正确决策很有意义。新制度的实施,定然有相应刚性要求:国家明确发布企业或单位应达到的缩短工时、减少工作日和员工轮休的标准;达到标准后企业向政府相应部门申报申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才向企业发放补贴;将来的企业,不论国企私企,在企业内部都应实施“员工分红制度”式的民主自治管理,而不是完全由资方一手遮天。在本案当中,如果熟练工人未享受国家规定的应有轮休,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新招之人如果是虚假就业,小部分的补贴无法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因而,企业方会受到老员工和新招人员的共同投诉,因而所说现象得以遏制、成为不可能。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2.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3.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4.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更多冷帖————
    1.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2.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3.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4.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其它更多帖————
    1.   中国教育病因探源  
    2.    “烟火理论”  
    3.   对 “联想”的联想  
    4.   开会、制定政策与榨油  
    5.   对教育部拟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的述评  
    6.   再论实行“微信群式民主”  
    7.   千言万语说不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8.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9.   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和先进的公平  
    10.   造成教育种种病症,除教育部,还有谁该打屁股?  
    11.   知识产权领域最适合、最应该、最能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   创设公民教育权利的“保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