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洣崽

  
         草木枯黄、庄稼萎蔫、百姓焦渴;祈盼:“天啊,下一场透雨吧!”天说,“不,要精准滴灌”。费时费力,找了几株奄奄一息的庄稼“精准”滴灌;天下多数的其它草木、庄稼、旱情,无缘缓解和关顾,多少成长、孕育、结实、发展的机会被贻误。
         及时行雨、普降甘霖是天的本份。时雨普降才效率最高、惠及最广。真要“精准”,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货币福利,是最有效、最简洁、最具操作性、最具针对性、避免繁琐甄别又具有合理区别的办法,并且,联动地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解决。
         “111.47.20.*”网友:“水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了?”
         答:问得好。雨水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循环不已,生生不息;雨水不是老天的私产,不需要老天无中生有给万物施予私惠,但老天有责任、有义务、有可能、有必要尊重和促成自然界海洋和雨水之间循环转化运作的环路,不要主观造作,不要任性妄为,不要私自截留。
         粗略统计一下这中国地界,一年有多少“雨水”——国家一年财政收入逾15万亿,货币增发去年一年16万亿多,土地出让金几万亿,三项共计三十多万亿。
         山岭坡地不下雨或下的极少,溪流河湖洼地洪涝之处倒是继续大雨倾盆;产能过剩,国家还将金融资源砸向生产、投资;消费疲软、市场乏力、百姓困窘,偏不让百姓分享发展成果——好意思说“精准”?        
         随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产能过剩已经是显然的事实;商品和服务及一切财富本来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和属于人民的,以货币形式回馈人民、授权百姓分享,是政府的责任、智慧和光荣。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只不过应天顺时以纸张印刷货币、以货币方式分配财富,政府什么也没有失去,而赢得人民支持、拥护,形成国家日益牢固的凝聚力向心力。
         此时此际,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是我国政府紧要迫切的核心策略。
         6732016020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闲聊民主生活的广度、深度和质量  
    2.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3.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4.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5.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6.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更多冷帖————
    1.   闲聊民主生活的广度、深度和质量  
    2.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3.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4.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5.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6.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其它更多帖————
    1.   私塾…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官方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恰能唱一出中国教育的好戏来  
    2.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3.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4.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5.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  
    6.   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十个建言  
    7.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8.   朱德:关于我们党如何能够保证少犯错误和不犯严重错误的问题  
    9.   “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高考改革策略  
    10.   狭隘聚焦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我国教育陷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于无所作为黯然绝望的境地  
    11.   珍惜、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党和政府厉行监督和砥砺  
    12.   不能局限和迷信于考试选拔与选举投票;应当主要通过实践斗争造就人才、甄别人才、遴选人才